
VIE架构到底有啥用?一文看懂它怎么帮企业做大做强
最近,关于企业架构设计的话题在商业圈里又热了起来。尤其是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随着一些中概股公司调整架构、回归港股或A股的消息频出,大家对它的关注再度升温。比如今年初某知名教育科技公司宣布完成VIE架构重组,为境内上市铺路;还有几家新消费品牌也被曝正在搭建VIE结构,意图拓展海外市场融资渠道。这些动态背后,其实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VIE运营主体到底有什么用?它又是怎么帮企业“走得更远”的?
简单来说,VIE结构是一种通过协议控制而非股权控制来实现对境内运营实体管理权和经济利益获取的安排。它最早出现在2000年左右,当时国内互联网行业刚起步,外资进入受限,像新浪、百度这些早期互联网公司为了去美国上市融资,就设计了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境外注册控股公司,再通过一系列协议控制境内的实际运营公司。

那么,VIE运营主体具体发挥着哪些功能?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打通跨境融资通道。很多初创企业在发展初期资金需求大,但国内风投体系还不够成熟,而国际资本市场资金充裕、机制灵活。有了VIE结构,企业就能以境外主体身份接受美元基金投资,甚至登陆美股或港股。像当年的阿里巴巴、京东,都是靠这套模式拿到了关键的发展资金。
其次,VIE结构有助于规避外资准入限制。我国在电信、教育、传媒等领域对外资持股比例有明确限制,有些行业干脆不允许外资控股。但通过协议控制,境外投资人虽然不直接持股,却能分享利润并掌握决策权,既合规又实现了实质控制。这对想引入国际资本又不想放弃控制权的企业来说,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再者,VIE还能帮助企业实现税务优化与资产隔离。不同国家和地区税制不同,合理利用离岸公司结构可以降低整体税负。同时,将品牌、知识产权等核心资产放在境外主体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比如某些行业监管收紧时,运营主体可能面临整改,但如果关键IP掌握在境外公司手里,谈判空间就会更大。
当然,VIE也不是万能钥匙。它的存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法律不确定性毕竟中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认可协议控制模式。过去几年,监管部门对VIE的态度时松时紧,也让不少企业感到压力。比如2025年一度传出“禁止VIE赴境外上市”的传闻,导致中概股集体大跌。虽然后来政策有所澄清,但也提醒了企业:依赖VIE终究是“走钢丝”,长期来看还是要寻求更稳妥的路径。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工具都有适用场景。对于那些有国际化 ambitions、需要快速扩张的企业来说,VIE依然是现阶段最具操作性的选择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港股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科创板对红筹架构包容性增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采用“VIE+双重主要上市”策略,既保留海外融资能力,又贴近本土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一些新兴行业的创业者在设计公司架构时,已经不再盲目照搬过去的VIE模板,而是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合规性。比如通过境内搭梯子、境外设壳公司的方式,提前预留未来拆除VIE的可能性;或者在协议设计上增加更多保护条款,平衡投资人与创始团队的利益。
说到底,VIE只是一个工具,真正决定企业命运的,还是产品、市场和管理能力。结构再精巧,如果业务做不起来,也没人愿意买单。反过来,像拼多多、蔚来这些成功案例也证明,只要商业模式扎实,哪怕顶着VIE的“原罪”,照样能在国际市场赢得认可。
眼下,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融资难度加大,企业更需要善用各种合法合规的架构设计来增强韧性。VIE或许不会永远存在,但在当下这个阶段,它依然是许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跳板”。与其一味质疑它的合法性,不如思考如何用好它,同时为未来的转型做好准备。
毕竟,企业的目标从来不是搭一个复杂的结构,而是活得更久、走得更远。
有帮助(235)
没帮助(0)
看完还有疑惑?已超9.8万用户选择联系我们,填写下方信息获取业务资料,我们将对您提交的信息严格保密。





叙述、别离









客户评论
邹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12与叙述跨境合作,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开发和团队管理中。他们专业的服务团队不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更以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赢得了我的信赖,深感荣幸能与这样优秀的伙伴合作。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叙述跨境凭借其丰富的行业知识和专业服务能力,成为我们业务拓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无论是市场分析还是物流配送,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水准,是我们值得信赖的坚强后盾。
罗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此次合作过程中,叙述跨境的商务人员以极其细致的服务态度,精准把握我们的需求,提供了超预期的解决方案。他们的专业性和响应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完全满足了我们的期望,对此表示高度满意。